“轨道交通智能视觉终端关键技术”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

2021-04-27


2021年4月24日,中政国研信息服务中心受项目单位委托对公司自主研发的轨道交通智能视觉终端关键技术”项目组织科技成果评价。

按照该项目应用领域、产业化推广角度出发,中心邀请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为该项目成果评审牵头单位,并邀请了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国家电力科学研究院、工信部中小企业中心、专精特新小巨人评委、铁科院金属所等九位国内知名专家参与评审。


该公司孙洪茂董事长详细阐述了立项课题背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发展,我国铁路及轨道交通正向着规模化、结构网络化、制式多样化、装备智能化方向发展。截止至2020年底 ,我国已建设高铁里程约为 3.79万公里稳稳位列世界第一;城市轨道交通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2020 年末全国城市轨道交通(不含有轨电车)运营线路达到 7978.19公里,成为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大国,其中拥有地铁运营线路的城市45个,城市之多和线路之长都位居世界首位。

我国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求、支撑和引领城市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是一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车辆、信号、供电、工务、通信等多个系统,包括众多子系统及产品部件,任一部件出现异常现象均可能造成无法估量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需要各专业设施设备时刻处于良好的服役状态,并能够做到故障早发现、早预警、早维修,才能保障轨交的安全、稳定运行。

基于上述铁路及轨道交通的智能运维需求背景,大连维德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基于公司在智能视觉、集成电路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开展智能视觉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技术研究应用与产业布局,攻克轨交多部门运维、检测系统关键技术,研制一系列涵盖轨交供电、工务、车辆、轨道、桥隧、主变电所、监控指挥等部门的智能检测与运维系统,建立综合型智能运维平台,基于对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智能化的铁道技术装备研究与应用,可极大保障轨交运行过程中可靠性与安全性。



后,中心组织专家围绕该项目涉及的项目主要原理、技术内容及路线、等问题与项目单位展开交流,在详细听取了项目单位的研发描述、技术总结后总结出该项目以下创新点:

1、基于集成电路设计技术实现了高速图像处理技术及前置压缩处理方法;自主研发了国内外首台前置压缩彩色线阵相机,提高了图像抓拍速度和精度,并应用于轨道交通接触网悬挂状态综合检测、隧道列车防碰撞系统等多种场景。

2、基于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智能识别算法,可实现360°全方位及拼图方式进行轨道缺陷监测、桥隧巡检、隧道限界检测及隧道限界识别等。

3、采用边缘计算技术实现了前端故障实时识别,提高效率,降低运维成本。

4、设计了集机器视觉、集成电路、激光传感等技术于一体的综合运维检测终端,实现了多目标、多场景、多环境的协同控制与检测运维。

专家审查了用户使用报告、第三方权威检测报告及相关专利等证明材料,对比国内外行业技术现状,最终该项目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分享